第十二章

1

第二天,太阳被厚实的云层温柔地挡在天外,飞机之虞纯属多余。不过,这谈不上是天公作美,只能说是正常。重庆的冬天就是这样,求个太阳比菩萨还难。因为阳光下不来,江面上的水汽到十点钟都还在左冲右突,远远看去,有一点灰色,有一点蓝色,或者是它们的中间色。不管是什么色,只要肉眼看得见都会影响能见度,缩短视线。好在过了十一点钟,水汽开始散去,到了中午前,水汽基本散尽,否则陆从骏手里的望远镜什么都看不清,他的良苦用心也很难达到了。

下午一点钟,陆从骏带着陈家鹄从嘉陵江南岸码头上船,十分钟后船驶过嘉陵江,在北岸上了岸,然后坐车至嘉陵江与北长江接壤的弧口处。这里有一间简陋、低矮的抽水机房。机房废弃已久,里面堆了好多麦秆和稻草,天冷了,成了老鼠和蜘蛛温暖的窝。陆从骏带陈家鹄走进去时,一群老鼠突然窜出来,落荒而逃,惊得他差点拔枪。

他们比计划提前十分钟到位,这里是离江中心最近的地方,地处弧角,视野开阔,嘉陵江,北长江,长江,三段江面都可以看到。陆从骏第一次用望远镜朝四周看一番,看到江中心漂着两叶小舟,插着彩幡,是那种窑船,水上妓女用的。斜对岸,朝天门码头那边,散散落落停着十几只渔船、游船和渡船。

陆从骏放下望远镜,神色凝重地嘀咕一句:“情况不妙呢。”

陈家鹄问:“你发现什么了?”

陆从骏伸手指着停泊在朝天门码头的那些船只说:“你看那边,停着好多船。”

陈家鹄用望远镜看了一会,说:“那是码头,当然会有很多船。”

陆从骏冷笑道:“昨天我来看时就没那么多。”他这是为自己安排的行动做铺垫。因为他知道,这些传中必有一艘是金处长安排的。船上的人一定全副武装,如果有敌情他们会遏制敌情,如果没有敌情,他们会制造敌情。

抽了一根烟,等陆从骏第二次举起望远镜看时,发现北长江上游漂下来一只渔船。几乎就停在他们眼前,最多一百米远的江面上。一个渔民放下渔网,像模像样的开始捕鱼。

陆从骏知道,这是金处长的人,是来保护他们的。

过了五分钟,长江下游开上来一艘帆船,逆流而行,浓烟滚滚,意味着水流的阻力相当大。金处长独立船头,迎着风,举着望远镜放眼四方。在一般人看来,他好像是初来乍到,在欣赏四边的风景。如果附近有敌人,他们看见他这个样子就不会这么想,敌人会预判这船上藏着陈家鹄,此人此举(举目四望)是在巡视敌情。

机帆船最后开到江中心,孤零零地停在那儿,熄了火。杨处长从船舱里走出来,手上拿着鱼竿,开始垂钓。他戴着一顶大大的黑毡帽和一副墨镜,穿着一件米色风衣。陆从骏看一会,把望远镜递给陈家鹄,让他看,“你看看那个钓鱼的人。”

“他是谁。”陈家鹄看了问。

“扮演你的人。”陆从骏笑道,“怎么样,像吧?”

“像什么?根本不像。”

“现在是需要不像才叫像。”陆从骏语焉不详,他接过望远镜,一边看有一边说,“他一路走来,如果让谁都认出来他是你,说不定半路上就被干掉了。如果他摘了帽子和墨镜,脱了风衣,你会发现他穿的是你的衣服,长得还真是有点像你。其实他不需要像你,只要身材、轮廓像你就行了。”

“为什么?”

“因为你出来也是要乔装打扮的。”

“惠子会一眼认出他来的。”

“这无所谓。”陆从骏解释道,“我们估计惠子一定会带人来,只要她上了那只船,和‘你’进了船舱不出来,敌人就会以为‘你’在船上,然后就会袭击那只船。”

“你的意思……”陈家鹄思量一会儿,还是直通通地说,“只要有人来袭击那只船就说明惠子是敌人?”

“难道不是吗?”

“哼,”陈家鹄冷笑,“恕我直言,你要安排一批人来袭击太容易了。”

陆从骏久久盯着陈家鹄看一会儿,语重心长地说:“告诉你,那人可是我一个大处长,整个侦听处都离不开他,我也离不开他。如果是我安排人来袭击,把他劫持走了,意味着你今后进了黑室就不能看到他。这对我是多大的一个损失,我会演这种戏吗?为了你,让一个大处长消失?”

陈家鹄想了想说:“那敌人万一把他劫持走……”不等他说完,陆从骏便打断他,气壮山河地说:“做梦!你认为我会这么傻,跟你说,那艘船里我至少放了一个加强班的兵力,水下,船舱里,甲板下,都是我的人!还有你看,”指着眼前那只渔船,“这些渔民也是我的人。还有陆地上,到处都是我的人,敌人来多少家伙都只有一个结果,送死!”

就是说,此刻停泊在朝天门码头的某一只船里的人(有三人),如果没有敌人来制造事端,他们将以“敌人”的名义来袭击“陈家鹄”,并当场死在陈家鹄面前。不是假死,而是真死。其实假死也是可以的,但陆从骏实在畏惧陈家鹄的鬼脑袋,担心被他识破诡计,执意要来真格的。为此,金处长专门去监狱里挑了三个死刑犯来。

这一出戏,铺排很大。

陆从骏接着说:“现在你该明白,我为什么要选择在这里来迎接惠子,因为这儿视野开阔,便于我们掌握敌情。你看,”他指着停泊在江中心的机帆船,“它停在那儿,岸上离它最近的人是我们,我们离它有多远?少说四百码。如果敌人要远距离狙击他,这儿是最好的狙击点,但我们已经把它占了。然后那个地方,你看那间茅草屋,”他指的是对面山坡上的一间草屋,“那个点也不错,比我们远不了多少,但也被我们掌控了。这两边山坡上我们已经全部排查过,有可能藏人狙击的地方都已经全部被我们掌控,现在敌人要对‘你’下手,唯一的办法只有从水上来,那好啊,我们张着大口袋等着他们来呢。”

陈家鹄茫然地四看一番,指着朝天门码头说:“那儿江边有那么多民居,你们都排查过了?不可能吧。”

“是不可能,”陆从骏笑道,“可是也没有必要。”

“为什么?”

“太远了。”

正说着,陆从骏发现朝天门码头那边开来一辆吉普车,他把望远镜递给陈家鹄,“她来了。你看看那辆车,应该是我们去接惠子的车。”陈家鹄举镜看,果然是。老孙把车停在一边,叫惠子下车,并带她下到码头,上了一只小船,朝江中心划来。

小船越来越近。

陆从骏看见陈家鹄举望远镜的手在抖,便拿过望远镜,对他说:“看你激动的,手都在抖啊。你该紧张才是,那不是你心爱的女人,那是一条毒蛇,鬼知道她今天会制造什么血案。”

陈家鹄如在梦中,呆呆地看着被远距离缩小为一团黑影的小船,过了好久才怯怯地、心绪难平地问陆从骏:“你估计敌人今天会来吗?”

“我只能说希望他们不要来。”陆从骏说。

“万一来了呢,”陈家鹄问,“他们不都是有生命危险?”

“你是为我的部下担心,还是为惠子?”

“都担心。”

“不用担心,我刚才说了,这四周我们都布了人的,只要敌人一出现我们的人就会觉察到,敌人不可能飞上船去的。”

“你不是怀疑惠子是间谍吗?”

“不是怀疑,而是肯定。”

“那她上了船后就可能把你的处长干掉,同归于尽。”

“她不会这么傻,连你都认不出来。”陆从骏对陈家鹄给他递上来这么好的一个话题很高兴,不觉地眼睛一亮,扬眉吐气地说,“现在你该明白,我为什么要给你找替身,就怕她来这一招,不要命,跟你拼命,跟你同归于尽。”

谎话说千遍也会成真理,这一瞬间陈家鹄简直有点“君心”动摇,怀疑惠子真的是毒蛇一条。恍惚间,惠子在他心目中成了一个摇摆不定的形象,时而披头散发,怀里揣着匕首;时而妩媚动人,手里捧着他的照片和信……他对即将发生的事态充满了紧张和好奇。

2

一切都是有方案的,在载着老孙和惠子的小船与机帆船相距百十米时,老孙告诉惠子,那个正在甲板上钓鱼的杨处长就是陈家鹄。惠子一看,好象是有点像,顿时激动得又是大呼小叫,又是挥手示意。杨处长见此,起身对惠子挥了挥手,钻进了船舱。这和他乔装的形象是相符的,他在以此告诉惠子,你要注意安全,我出来是有风险的,所以要乔装,现在你惠子这么大呼小叫一下,吓得他只能躲进船舱里去静候,不敢待在外面。

听老孙这么一说,惠子简直恨死自己,激动没有了,随之而起的是紧张,是恐惧。之后她一直在东张西望,好像她刚才的大呼小叫已经引来敌人。直到他们的船与机帆船首尾相接,老孙把她扶上机帆船后,她看见船舱里“家鹄”伸出一只手在欢迎她,她才又激动起来。一激动,被缆绳绊了一跤,差点栽下水里。

太激动了!

惠子一进船舱,根本没在意杨处长不是陈家鹄,喊一声家鹄,扑到杨处长的怀里,后者却用枪抵住她:“老实一点,坐在我身边,别动。”杨处长摘下黑镜和帽子,“好好看看,我是谁。”

惠子一看,像被烫了似的,惊叫着弹开,想逃,却被杨处长死死拉住:“别叫,叫了别怪我不客气!”

惠子惊慌地乱叫,挣扎。

金处长在隔板那头喝道:“别叫,再叫我崩了你!”循声看去,只见一枝乌黑的枪管从隔板缝里伸过来,把惠子吓坏了。

“搜她身。”金处长说,杨处长做。

“你们要干什么?”惠子哭了,她想起萨根也这么摸过她的身子,顿时有种羞愧感。

“你不是要见陈家鹄吗?我们带你去见他好吗?”杨处长一边搜着她身,一边阴阳怪气地说。

“你们是不是把他也抓了?”惠子问。

“我们抓他干什么?我们要抓的是你。”

“你们抓我干什么?”

“因为你是日本间谍。”金处长从隔壁走出来,对着惠子说,开始审问她,“老实说,你有没有带来人。”完全是胡审乱问,目的是拖时间。

四百米外的机房里,陈家鹄盯着机帆船,心里想着惠子,只觉得时间过得真慢。陆从骏举着望远镜在四处地看,寻找可能来袭的敌人。兴师动众,布了这么大一张网,他真希望萨根帮他一个忙,派人来干一场。天气不错,能见度不好也不坏,他相信今天只要敌人有行动,他一定可以有所斩获。刚才,他在跟陈家鹄展望这一美好意愿时,陈家鹄甚至都被感染了,给他提建议,说:如果有敌人来行动,不要个个击毙,要争取留个活口,这样也许可以顺藤摸瓜,摸到他们的老窝里去搜查密码本。

这主意好啊,陆从骏想,现在特一号线又出来了,报务员和密码都变了,说明电台已经不在萨根手上。在谁手上呢?抓个活口就好了,就知道了,即使搜不到密码本,至少可以搜到一些资料吧。这么想着,陆从骏也开始觉得时间过得慢了,因为他心有期待呢,像陈家鹄一样。

逝者如斯夫。

时间,随着江水无声地流去,近处的渔船,远处的机帆船,以及更远处的窑船、轮船、渡船,都如静物一般,泊在水中,没有动静。偶尔,有渔民的小木船漂来又漂去,也有几只水鸟飞来又飞去,可就是不见敌人的动静。

“如果敌人没有行动,是不是可以证明惠子是清白的?”陈家鹄问,忍不住揉揉眼睛。他的眼睛刚才一直盯着机帆船,累了。

“可以。”陆从骏说,但马上又否认,“其实是不可以的。”

“为什么?”

“我问你,如果惠子身上带有武器呢,你还会认为她是清白的?”

“他们现在在对她搜身?”

“应该吧。”陆从骏说着又反问,“难道不应该吗?”

“如果确认惠子身上没带武器,敌人又没来行动,那是不是可以证明惠子是清白的?”陈家鹄像个小学生一样幼稚地问。

“可以。”陆从骏像个老师一样地回答道,“完全可以。如果真要是这样,就说明惠子是清白的,我马上放你下船去,让你们在船上相见。”可这怎么可能呢,陆从骏在心里说,你就别做梦了陈家鹄,这次行动我是志在必得,就算萨根消极怠工,不组织人来,还有我自己组织的人呢,他们是三个死刑犯,到时我至少要叫他们死掉一两个给你看,让你看得见摸得着,让你决无猜忌,让你死心塌地地相信我!

五分钟。金处长按照计划,从机帆船上下来,下到老孙的小木船上,小木船晃晃悠悠地荡开去,给人感觉是,他们特意给惠子和“陈家鹄”腾出单独幽会的时间,属于诱敌之举。自然,如果附近有敌人,这也是他们袭击的最佳时机,保镖脱岗了。

二十分钟,没有动静。

半个小时,还是没有。

看来,萨根这混蛋今天是没有安排人来。陆从骏想,好,那我们就自己行动吧。按照计划,停泊在朝天门码头的一艘渔船起了锚,发动了引擎,突突地离开码头。在陆从骏的提醒下,陈家鹄举起望远镜看,很快觉察到这条船的异常动静,只见它在码头转了一圈后,往江中心开过来。开始是慢慢地开,等离机帆船只有百十米时,突然全速朝机帆船冲过去。

陈家鹄放下望远镜,焦急地对陆所长说:“你看,那艘渔船,冲过去了!”

陆从骏不需要看也知道是怎么回事,驾船的人肯定是金处长的部下,船舱里有三个死刑犯……但他还是装着紧张的样子接过望远镜看,骂道:“操!怎么回事?那可能就是敌人,去袭击的……啊,船都过去了,我们的人怎么还没有反应呢?”

有反应的,一切都计划好的。等渔船将接近机帆船,老孙和金处长的小木船便从后面抄过去,悄悄截断他们的后路。等渔船挨着机帆船停下,船舱里冲出三个蒙面死刑犯,举着枪,吆喝着,准备跳上机帆船去袭击时,机帆船上——水下、船舱里、甲板上——顿时神奇地杀出五员伏兵,与老孙和金处长形成前后夹击,三下五除二,把三个死刑犯击毙两个,打伤一人,把伤者作为活口抓了起来。

这一切都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,岸上的陈家鹄看得目瞪口呆。

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该让陆从骏目瞪口呆!按计划,战事一罢,杨处长应该押着惠子从船舱里出来,对她进行现场教训和加罪——这些“敌人”是她带来的嘛。可是,当杨处长拉着惠子刚走出船舱,还没开始说什么,突然远处传来一声枪响,杨处长头部中弹,倒地抽搐,鲜血汩汩地流。

木船上的老孙大喊:“趴下!都趴下!!”

众人都趴下,唯有惠子,像傻了似的,独立在船上。可大家都纳闷,岸上的人纳闷,水里的人纳闷,惠子也纳闷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究竟是谁开的枪?他在哪里?

3

是中田。

这会儿,他正趴在朝天门码头附近的一栋民宅的屋顶上,手里端着他如情人一般钟爱的德国威格-S11狙击步枪(带消音器),在做第二次瞄准。冯警长趴在一旁,大汗淋漓。两人都是工人打扮,穿的是电工的制服。冯警长戴了一副浓黑的大胡子,让你根本认不出来。但大胡子变得了相,却变不了声音,一开口他还是他。

“走了,已经干掉了,快走吧。”冯警长催促中田走,后者置之不理,继续瞄准着。

枪声又响,金处长的一员伏兵应声倒下。

冯警长急了,伸手把他枪拉过来:“你还在朝谁开枪?那女的是你的同胞。”

中田嘿嘿笑道:“知道,知道,我没朝她开枪,可以干的人多呢,船上船下都是,我想再干掉一个。难得啊,机会难得,这枪跟我来这鬼地方快一年,一直闲着,还没犒劳过它呢,今天就让它过过瘾吧。”

冯警长紧紧抓着枪,骂他:“你疯了!一旦让他们发现我们就完了,快走!”

“怎么发现?枪的声音还没你放个屁响。”

“瞄准镜会有反光的。”

“这不有树给我们掩护着,这真是个好地方啊,居高又隐蔽。”中田开始收拾枪支,一边又问,“那些蒙面的是什么人?”

“我也不知道。”

“难道还有人在跟我们抢功劳?”

“萨根可能把情报又卖给另一路人了。”

“这个老流氓,整天就想着钱、钱、钱,哈哈哈。”中田开心的样子好像是在家里刚刚杀了只鸡,“他一定没杀过人,他要杀过人就该知道,杀人可比数钞票要快活得多啊。”这半年来他的中文大有长进,可以对人直抒胸臆,“不过我还是感谢他,给了我这个机会。”中田卸了枪支,装在电工包里,背上,跟冯警长一起,大摇大摆地离去。

这栋楼高三层,坐落在江边,一棵枝繁叶茂的小叶榕树临江而立,让江面上的人难以觉察到一个枪手的动静。一个小时后,通过多方排查,金处长和老孙总算找到中田作案的屋顶,拾到弹壳两颗,但他们还是难以想象——不可思议!从这里,这么差的视角,这么远的距离,有人居然可以一枪撂倒一人,百发百中。

与此同时,陆从骏已经把陈家鹄送回医院。

医院就是陆军医院,与黑室相隔两条街,当初徐州看病,惠子流产,都在这儿。这儿以前是杨森私人开办的中医堂,医院和药厂合在一起,占地颇大,建筑庞杂,院中有院。一年前南京中山医院划归军方,组建了国军南京总医院,下属有陆军医院、空军医院、海关医院。南京沦陷后,这些医院均相继迁到重庆,陆军医院便落脚在此。从此,这儿成了重庆最大的医院,中医西医混为一堂,医生和病人都是军民参半,有点不伦不类,但生意却因此好得不行,人满为患。

陈家鹄住在将军病号楼里,是一个小四合院,在医院的东北角,远离嘈杂的门诊中心,紧邻后门。后门和将军楼的小院均有岗哨,由军方把守,一般人是进不去的。陆从骏每次来,都是从后门进出。这次,陆从骏把陈家鹄送回医院后一刻不停就走了,因为他要去追查事故,处理后事。当他开车从后门离去时,李政正好从前大门离开了医院。

李政怎么会到这里来?

他是来寻找陈家鹄的。

陈家鹄摔成重伤无疑是个紧要的消息,徐州不敢迟疑,次日便发出消息。天上星看了老钱带回来的纸条后,觉得这是接近陈家鹄的一个好机会,便给老钱和李政安排任务,要求他们去找找陈家鹄看,一方面是关心他的伤情,另一方面也希望借这个机会能跟他建立起联络。

怎么找?根据徐州的报告,陈家鹄是头部受伤,且伤势严重,自然要找有条件、有能力治疗这类病人的医院。天上星派人了解到,目前重庆符合此要求的医院有九家,其中五家隶属军部,另外四家则很杂,有国民政府的地方医院,有私人医院,还有美国红十字医院。天上星给两人分了工:五家军队医院由李政负责去跑,其余几家交给老钱。他们两人都是认识陈家鹄的,只要见了面就可能说得上话的。

李政跑的第一家医院就是陆军医院。这倒不是巧合,是李政通过分析做出的决定。首先,这家医院离黑室所在地最近,陈家鹄伤势严重需要抢救,当然是越近越好;其次,陈家鹄下山就是坐的这家医院的救护车,说明黑室同他们有合作。有此两点,最大“嫌疑”便非他莫属。李政在住院大楼反复转了几圈,没有见到人。他也想到了将军病号楼,但觉得一来进去麻烦,二来以陈家鹄的身份似乎还够不上资格住到那里面去,琢磨着反正还有几家医院要跑,别处的可能性无论如何要更大些,便离开了。

接下来几天,李政跑遍了其他几家军人医院,同时老钱也把地方几家医院跑了,都没见到人。到了这时,陆军医院又重新回到李政思维的焦点上来,这一天他是来跑第二趟了,一来便直奔之前漏看的将军病号楼。

既然是将军住的病房,自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得去,门口有岗哨的。但这难不倒李政,毕竟他是兵器部堂堂上校处长,医院又不是黑室,戒备森严得一个外人都进不去。李政随便编了个理由,哨兵就对他立正敬礼,开门放行。进了门,就更自由了,随便看,楼上楼下,每一间病房,包括陈家鹄的病房,李政都看了。可以想象,如果这一天陈家鹄不出门,他们一定就这么“邂逅”了。可陈家鹄出去了,李政推开他病房时,看到的是一张空床。退一步说,如果李政在里面多磨蹭十分钟,陈家鹄也回来了。事实上,李政前脚刚离开院子,陆从骏后脚就把惊魂未定的陈家鹄送回来了。

他们就这么擦肩而过,也许该说,是陈家鹄与延安的缘分还未到。

4

天塌下来了!

这两个小时,陆从骏感到时间是长了牙齿的,一分一秒都在噬人。他回到办公室后,一边向四方打电话打探情况,一边坐等老孙回来汇报情况。可当老孙和金处长一前一后悄悄进来,老孙凑上前想对他说点什么时,他突然一把揪住老孙的衣襟发作地吼:“你说,到底是怎么回事!怎么回事你说!”

金处长上前拉开他,想劝他,被他一手打掉。“荒唐!荒唐!”他气恼地走到一边,对着墙角冷笑热说,“给人下套子,结果把自己套住了,你们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!”

金处长走上前,悄声对他说:“已经查清楚,凶手是在朝天门码头的一栋居民楼上狙击的,有人看见当时有两个人上过楼顶,一定是这他们干的。”

“我要知道是什么人。”

“暂时还不知道。”金处长说,“目击者只看见两个背影,背着两只白色的电工包。”

“会不会是萨根?”

“不会。”老孙低声说,“他今天一天都没有出过门。”

“昨天他见过谁?”

“也没有见谁。”老孙说,“我一直安排了人在监视他,昨天他在重庆饭店跟王总分手后就回了使馆,然后到现在都没出过门。”

“怪了。”陆从骏鼻孔出气,“看来又是一桩无头案!”

其实不怪的,从理论上说,人不出来,可以打电话,也可以传纸条。昨天萨根从王总那儿得知惠子要去见陈家鹄的消息后,开始是不打算跟谁说的。陈家鹄不是早死了,你为此该得的奖金也拿到了,再去管那些事干什么。告诉他们陈家鹄没死,是脱裤子放屁,犯贱!他知道,自己过两天就要走人——航班都订好了,大后天下午一点的飞机。就是说,再过几十个小时,这个世界将跟他没关系,神经病才去管这些事。

不管,不管!

可是,回到宿舍,放在写字台上的一袋咖啡作了祟。这咖啡是中田几天前托人给他送奖金时顺便捎来的。如果说奖金是“组织上”颁发的,中田只是转交,不说明什么,那么这袋咖啡却体现了中田个人的心意。这山旮旯里咖啡竟跟毒药一样,一般人买不到的,要“业内人士”从专门的渠道去搜才搞得到。中田在使馆路上开着一爿小茶馆(在美国大使馆后门出去不远),因为这一带外国人多,也供应咖啡。中田知道他爱喝咖啡,以前就常给他送。以前他在岗位上,是并肩合作的战友,送了也就送了,他没觉得什么,可现在他事实上已经脱岗,朽木不可雕,报废了,他还有这份惦记,就有点感人心肠了。一袋咖啡让萨根心里暖暖的。体会到一个人的好,会把他越想越好,比如最后这笔钱,萨根想中田如果私吞又怎么了,自己拿他没治的。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啊,现在他丢了工作,这钱几乎成了他的救命钱,今后养老就靠它了。这么想着,中田的形象在萨根心里越发的闪亮了,动人了。

知恩图报,可他有什么能回报中田?这一走,估计这辈子是再也不可能见到他了,永别了。聚时龃龋,别时依依,何况是永别。一时间,萨根心血来潮地惆怅起来,一个念头——想给中田留点什么——盘在心里,变得沉甸甸地饱满。最后,他决定把这个消息作为礼物送给中田。他知道,中田是个神枪手,这对他是个可以大显身手的好机会。再说,杀了陈家鹄对他也是了掉一块心病,至少令后他花这笔养老金时心里要踏实得多。

就这样,当天晚上中田收到了萨根给他捎来的两包骆驼牌香烟,里面夹着一张纸条。

天哪,陈家鹄居然还没死!

中田看了纸条,头一下炸了,脑海里顿时浮现出相井第一次召集他们开会时的情景,会上相井曾专门问过陈家鹄之生死,他十分肯定地表示:陈家鹄已死,并敦促相井给萨根支付酬金。要命的是,相井似乎十分相信他,让他把钱转交给萨根。更要命的是,萨根收了钱,谁知道呢?现在陈家鹄“死而复生”,他又拿不出证据证明萨根已收到相井请他转交的钱,那么相井完全可以做这样的逻辑推理:一,这钱你中田私吞了;二,你明知道陈家鹄没死,就为讹一笔赃款存心欺君犯上。

这是什么罪啊?可以杀头的!

怎么办?中田想到那天冯警长也对相井说过陈家鹄已死,便连夜找到冯警长商议对策。找对人了!冯警长也怕相井找他秋后算账,两人同病相怜,很快达成共识:对相井隐情不报。

不报容易,但你怎么能保证他永远不知情?山不转水转,纸是包不住火的。要想人不知,除非干掉陈家鹄。两人商来议去,决定铤而走险。没想到,最后一点危险也没有,他们来去自由,如入无人之境。谁能想到这么远还能致人死地?他们进入的是一个金处长毫无警戒和防备的区域。

“至少有八百码远,”金处长沉吟道,“真是不可思议。”

“肯定是个神枪手。”老孙自言自语。

“废话!”陆从骏又对老孙骂,“这么远的距离,一般的枪都够不着!”

金处长从口袋里摸出两枚弹壳给陆从骏看,“是,肯定是德国特制的威格-S11狙击步枪,这枪的射程达到一千五百米。”顿了顿,又犹犹豫豫地说,“奇怪……敌人为什么……要等那么久,直到我们行动才……那个,好像敌人知道我们有行动。”

“这不可能。”陆从骏干脆地说。

“那敌人为什么开始杨处长钓鱼时没行动,那时机会很好的。”金处长说。

“那时谁知道他是什么人?”陆从骏没好气地说,“连我都认不出来,不要说敌人。那时敌人根本不能确定‘他’是不是陈家鹄,后来惠子上船,你又下了船后,他们关在船舱里那么久,最后又一起从船舱里出来,敌人就以为他就是陈家鹄了。”

“这怪我,”金处长小声说,“当时我要不下船就好了。”

“你就别当好人了。”陆从骏并不领情,翻着白眼,像个死人一样有气无力地说,“问题不在这里,问题是我们都没有想到敌人会有这么一个神枪手,在那么远的地方狙击,而且弹无虚发。”

中田,一个像陈家鹄一样神奇的神枪手,以超乎人想象的能力,把陆从骏钉在了终生不忘的耻辱柱上。机关算尽,到头来却是枉费心机,这既是这次行动的可耻下场,也是陆从骏在黑室总体命运的写照。

5

也不是一无所获,至少陈家鹄“明白”过来了。

纵然陈家鹄有九颗脑袋也休想破掉陆从骏制造的这部血淋淋的密码。这是一部用三个人(杨处长和两个死刑犯)的命制造的密码,惠子你认命吧,你浑身包着三张人皮,别指望陈家鹄还能有慧眼。当有人跟你玩命的时候,你的智商和学识只能当煮鸭蛋来吃。这天晚上,当陆从骏和老孙拖着沉重的脚步来医院看望陈家鹄时,后者似乎等待已久,不等来者开口,便满脸通红地对他们说:

“带我出院。”

就四个字,别无下文。陆从骏想跟他说点什么,他用手势表示不想听。他像个障碍物一样,杵在房间中央,对任何人不理不睬,浑身散发出一种极度愤怒和悲凉的安静。

陆从骏注意到他脸色异常的红,却没有太在意。十多分钟后,老孙办完出院手续,在一群人的前呼后拥下,陈家鹄率先走出病房,陆从骏紧紧跟着他,仿佛怕他逃跑似的。因为走得太快,下楼梯时,陈家鹄一脚踩空台阶,差点滚倒在楼梯上,幸亏踉跄了两步,紧随其后的陆从骏一个箭步上去,将他抓在手上,奋力往后一拉,总算免于跌倒。一个前扑,一个后拉,作用在陈家鹄身上,好像把他挤压了一下,他禁不住地大叫一声:“啊——”与声音同时出口的,还有一口血水喷射而出,画了一个抛物线,最后砸在雪白的墙上,像一朵鲜红的梅花。

这怎么出院?

这是又一张住院单!

这一回,陆从骏不需要医生诊断也知道陈家鹄犯的是什么病,民间形容人气愤至极时爱说:肺都被气炸了。陈家鹄犯的就是这病,肺气炸了!

不仅如此,还有其他症状。

第二天中午,陆从骏陪海塞斯来看陈家鹄,两人走进病房后又退了出来,因为床上躺着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人。问护士,护士说陈先生就住那个病房。护士带他们来,走到病床前,轻轻地喊:“陈先生,陈先生。”那个满头白发的人从枕头上微微仰起头,虽然是满头白发,但陆从骏和海塞斯还是认得出来,他就是陈家鹄。

海塞斯惊呆了!

陆从骏也惊呆了!

陈家鹄想从床上坐起来,人没有坐直,一阵咳嗽,又咳出一口血。两人连忙劝他躺下,惊惶失措。陈家鹄倒是出奇地镇定,坚决地坐直了,还微笑地鼓励自己咳。

“咳吧,使劲地咳,咳死了就好了。”陈家鹄说。

海塞斯听着,鼻子一酸,湿了眼眶。

陆从骏也想哭,但似乎又想骂娘,几条人命哪,换回来的就是这么一个视死如归的家伙。陆从骏觉得自己的肺也在膨胀,要吐血了。他想破口大骂,却不知道骂谁,最后也是鼻子一酸,湿了眼眶。他可怜自己,怎么会这么倒霉,付出那么多,收获的依然是付出。

“放心,我死不了的。”陈家鹄似乎猜透陆从骏的心思,对他苦笑道,“我欠下的命债太多了,我要死也要等让我还清了债再死,否则死不瞑目。”又转而对海塞斯说,“教授,等着我,医生说我还年轻,没事的,休养几天就可以出院,我要好好跟你干一场,我一定要把这群狗特务都挖出来。”

医生是安慰他的,他其实已经不年轻,他已经在一夜间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小老头。一个星期过去,全重庆最好的医生都来开过处方,该用的药都用了,陈家鹄的病情没有任何好转,还是每天咳,一咳就出血。更令人担心的是,他的精神日益萎靡,还患上厌食症,吃不下东西,吃了就吐。他的内部好像被气愤、伤心、苦难填满了,老想吐,有没有吃东西都想吐,干呕,常常呕出血。眼看他一天天萎靡下来,请来的医生一个个败下阵来,陆从骏出了一个怪招,从大街上请来了一位高僧。

6

高僧姓阎,号悟真,四川江津人,父亲是个郎中,在镇上开有一家三开门的大药铺,四乡有名,家道殷实。十一岁那年,酷暑之季,深更半夜,药铺莫名地起火(实为硫磺自燃),在一箱箱干柴一样干燥的药材的助燃下,火势迅速漫延,把半条街都烧了,烧死几十人。他的父母双亲、兄弟姐妹,一家九口人都葬身火海,独独他被一只无形的手从窗洞抛出,而且恰好丢进门前洗草药的大水缸里,幸免一死。

但烧坏了头皮,头发从此再也长不出来,他成了一个天生的和尚。一年后的秋天,一个从峨眉山上下来的老和尚来镇上化缘,他用一罐被大火烧变形的银元给自己化了缘,跟着老和尚走了。如今,他年过花甲,须长过胸,却是眉清目秀,手轻脚健,一天可以走上百里山路。每到冬天,他都要从山上下来,云游四方,既化缘,又行善,替人治病消灾。这阵子他正好游至重庆,前些天陆从骏在大街上与其谋过一面,印象深刻,当时他仅用几根银针把一个只能匍匐爬行的乞丐扎得当场立起来,令乞丐感激得当街号啕大哭。

这天午后,陆从骏从医院出来,又邂逅他,看见他在医院门口在给路人号脉行医,便好奇凑上前观望。同行的小和尚,十二三岁的样子,一脸天真,看见陆从骏立于一旁,对他念了一句阿弥陀佛,有板有眼地说:“方家天象混乱,是毒火攻心,吃我师傅两服草药保定火降息安,太平无事。”

陆从骏有意问:“要钱吗?”他想如果要钱则走人,这种江湖郎中十有九个是骗子,昨天那个乞丐也不过是他们的帮手,拖儿。

小和尚眼珠子一转,明明快快地说:“方子不要钱,药草嘛我们这边有的也不要钱,拿去就是,我们这儿没有的就只有请方家去药店配了,那自然是要钱的。”

陆从骏看见他脚下有一麻袋的草药,还有一串风干的死松鼠和蜈蚣、蜥蜴什么的小动物。麻袋里还有一只乌黑的小木盒,这会儿老和尚配药,正打开盒子在拣药,里面是十分值钱的虎骨、鹿茸、牛鞭、头呈扁三角形的眼镜蛇等,这些都是名贵药材,老和尚拣了送人,也是文分不收,令陆从骏惊服不已,心生好奇。便一直守着,直到老和尚忙完。

老和尚以为他要看病,抓住他的手摸了他的脉象后,道:“居士患的是无病之病,不必吃药,老衲送你一句话吧,放宽心,睡好觉,多走路,少忧愁,就万事大吉。走吧,你没病,不要无病呻吟,若有家小在此,常回家享享天伦,病灶随风散。”

陆从骏谢过,却不肯走,与他攀谈起来,择机聊起陈家鹄的病情,诚恳讨教。

老和尚捋一下胡子道:“自古中医看病讲究‘望、闻、问、切’四个字,所以,人不见,病不见,不然老衲有江湖行骗之嫌。居士若真心求医问药,不妨带老衲去见一下病者。老衲看病只为行善,山高路远都是路,山越高,路越远,善心越大,越易成人之美,解人之困,万不可偷懒讨巧矣。”

人就在楼上,举步之劳。

老和尚看了陈家鹄,望过,闻过,问过,切过,罢了,引陆从骏到病房外相谈。老和尚问:“病者是你何人?”

陆从骏答:“是我兄弟。”

老和尚道:“实不相瞒,令弟之病十分凶险,要急治,耽误不得,否则等到病入膏肓,神仙也救不了他。”陆从骏恳求善僧指点迷津,开方下药。老和尚道:“病人心病身病交加,欲治身病,先要治心病。他魂魄散了,神气断了,服百药皆如泥沙。”

心病如何治?老和尚出了个怪方子:“居士救人心切,老衲以救人为善,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。若信得过,让他随老衲走吧。”

去哪里?

峨眉山。

怎么去?

山高水远,就算派专车送,这一路走下来至少也得三五天。如果不顺,遇到塌方或者断桥什么的,十三四天都到不了。陈家鹄那身体,也许经不起三四个小时的颠簸就会丧命。但若不去,留在重庆也是等死,不如死马当活马医,试试看吧,或许绝处逢生了。穷则思变,天地另开。这么想着,陆从骏定了心思,便紧急驱车去找杜先生定夺。

杜先生一听火了,指着陆从骏的鼻子一通数落,“我看你是昏了头了,最好的医院、最好的大夫你不相信,竟然去相信一个草头老和尚!那是和尚,不是神仙,可以点石成金,起死为生。”陆从骏心里憋屈着一团火,他呕心沥血累死累活,结果杨处长死了,陈家鹄垂死,整个黑室风雨飘摇。追根溯源,这都是因杜先生一定要拆散陈家鹄和惠子而起。他在内心深处对杜先生是有意见的,尽管这意见他不敢提,甚至不敢想,但此刻不知怎么的内心变得执拗起来,嘴上硬邦邦地顶了杜先生,“可陈家鹄不是死人,他不需要神仙,他只是病了,需要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,而我们最好的医院、最好的大夫对此束手无策,不如放手给外人一搏。”

杜先生视一眼陆从骏,不动声色地问:“怎么,你的意思是说全重庆的大夫都不如一个老和尚?”

陆从骏低眉轻声地说:“先生知道,山外有山,天外有天,自古道士僧人中不乏高人。我亲眼看过他替难民治病,仁心仁术,药到病除,而且他对陈家鹄病情的判断也很精到。”

杜先生往椅背上一靠,有点皮笑肉不笑的味道:“那就请他就地医治,也好让重庆的大夫们学习学习嘛,干吗非要大老远跑峨眉山去?”陆从骏只好把老和尚的原话向杜先生转述,最后加上自己的意见,“我也认为换个环境对陈家鹄有好处。重庆本是他的伤心之地,所看见的人和物都叫他耽于旧事,他的心情如何好得起来?心情好不起来,病就好不了。去峨眉山,换个环境,看看山水,或许能改变他心情,那里风景秀甲天下,又是普贤菩萨的道场,他的戾气大,让菩萨化解化解,也许就好了。”

杜先生沉吟着掏出烟来,陆从骏上前要帮他点,杜先生却转过头去自己点上了,分明是没有说动他。过了半晌,杜先生才回过头来问:“那你打算怎么送他去?”陆从骏早想好了,“让老孙和小周开车送,轮流开,昼夜兼程,只要不出意外,三四天应该就能到。”杜先生冷冷地说:“可万一出了意外呢?你能确定这老和尚不是江湖中人?他要是把车引到土匪窝里去了,不光是陈家鹄,你那两员干将都只能跟着一起完蛋。”这个问题陆从骏着实没有想过,他愣了一下牵强地说:“应该不会吧。”

杜先生哼一声说:“应该?这世界上应该的事情太多了,汪主席当年不是口口声声说日本人应该不会武力侵华,现在呢,大半个中国都沦陷了。”

陆从骏在犹豫,杜先生说得有一定道理,谁也不能保证老和尚到底安的是什么心。但片刻之后,他坚定下来,比之前更加坚定:一则,他觉得老和尚那一身慈悲正气断然假装不来;二则,陈家鹄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征兆也绝非虚假。便再番据理力争,不依不休的样子,叫杜先生烦不胜烦。

“别说了。”杜先生起身而走,一边忍着脾气说,“我看你中了邪,就依了你行吧。但有一点无须讳言,这事你在我这儿是减了分的,如果一路平安无事,陈家鹄祛病而归,算你有运,否则别怪我不客气。”

就这么峰回路转。

次日一大早,黎明的曙色中,老孙驾车,带着陈家鹄和大小和尚,还有助手小周,一行五人,出发了。陆从骏默默地看着车子的尾灯越来越小,快消失时才想起刚才没有跟他们道个别,便临时补一句,对着行将消失的一点点亮光大声地说:

“一路走好啊——”

这时陆从骏心里陡然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,觉得自己前辈子一定对陈家鹄行过大恶,这辈子注定要做他的牛马来还债。

这是陈家鹄咳血后的第九天。

7

现在是陈家鹄咳血前的几个小时,当天下午两点半钟,也就是杨处长临死前的一刻钟。当时惠子正在船舱里,被杨处长的乌黑枪口逼得瑟瑟发抖,有人却心血来潮地想起惠子来了。

谁?

相井。

他早从冯警长那儿搞到了陈家的地址,这天午后打扮得西装革履,照着地址寻到天堂巷,敲响陈家的门:嘭嘭嘭,由轻变重,有礼有节。

“请问你找谁?”来开门的是家鸿,他看来人穿得这么周正,口音有点不对头,有些反感,冷冰冰地问。

“你好先生,”相井笑容可掬地说,“这是陈家鹄的家吗?”

“是。”家鸿有点警惕,“你找他干吗?”

“我找他的太太,小泽惠子。”

家鸿顿时沉了脸:“你是什么人?”

相井笑吟吟地说:“我是她的老师。”

家鸿打量他一番:“哪儿的老师?”

相井依然笑:“美国,美国的。”

家鸿突然觉得他的口音和惠子很相像,用一只独眼瞪着他问:“你是日本人吧?”

相井点着头,鞠着躬说:“我爱中国,我和惠子一样爱中国。请问惠子在家吗?”

家鸿没好气地说:“找错地方了,这儿没这个人!”说罢重重关了门,让门外的柏井信感蹊跷。

正是从这一刻起,相井开始了寻找惠子的历程。这注定是找不到的,因为几乎与此同时,朝天门码头的枪响了,三条人命相继赴了黄泉路,还有两个人受了重伤,倒在血泊中……一分钟内,死伤五人,惠子,你死定了!

惠子被带回,关在渝字楼地下室的审讯室里,冯警长的表妹就是在这屋里上吊自尽的。看来,这屋子对女人不够好,是凶宅。外面死静,屋里一团黑,眼睛看不见后鼻子显得特别灵敏。惠子闻到一股血腥味,那是从隔壁传过来的,那里陈着三具尸体,还没有处理,身上一定沾满了血。其实,惠子衣服上也是沾血迹的,是杨处长头部中弹后溅到她身上的。

傍晚时分,惠子听到有两个人的脚步声“橐橐”响起,由远及近,走进了隔壁,窸窸窣窣地忙活了一阵,好像在扒谁的衣服。一分钟后惠子知道,扒的是杨处长的衣服。

有人推开门,打开灯,光亮一下灌满屋。惠子受了刺激,不由得用手挡住光亮。她披头散发,一张泪脸,青灰又浮肿,又脏,几个小时把她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的。

更像个鬼,见了人,吓得瑟瑟发抖。

来人是陆所长和老孙。

陆所长先发制人,劈头将刚从杨处长身上脱下来的血衣甩到惠子身上:“幸亏我防了一手,否则陈家鹄就被你干掉了!”

衣服盖住惠子的头,她慌张地把它取下来,哭着想上前,被老孙一声断喝阻止:“回去坐下!”惠子回去坐下,一边哭诉着:“不……不……不是我干的,我什么都不知道……”

“是,不是你干的,”所长冷笑道,“是你指使同党干的。”

“不,我没有同党……我只是来见家鹄的……是孙大哥让我来的……”

“谁是你的大哥,”老孙说,“我叫孙处长!”

“孙处长……”惠子乖乖地叫一声,乞求地望着他,“你说……是不是你让我来见家鹄的……”

“是,可我没喊你带人来杀他啊。”

所长指着她手上的血衣说:“这就是陈家鹄,如果我们不防范!不错,你设想得很周到,表面上你是因为不甘心丈夫被人夺走,坚持要见他,可实际上你见他的目的就是要勾结同党杀他。”说着,眼光像冷冷的刀锋一般看着她,“说,你的同党在哪里。”

“不!我没有同党……”

“不,你的同党很多。”老孙哼一声说,“我们干掉两个,还抓了一个,没想到岸上还有。说,你到底有多少同党,说了可以饶你不死,不说你就只有死路一条。”

“说吧,”陆从骏说,“告诉我们那些人到底是什么人,现在在哪里?”

“那些人……我一个都不认识……”

“可是他们认识你,”陆从骏说,“子弹像长了眼睛,杀了你身边两个人(杨处长和受伤的卫兵),可就是不杀你,不朝你射击。你说这是为什么,总不会是因为你漂亮,要带你回去当压寨夫人吧?”

惠子被辩驳得哑口无言,只好哭诉:“呜呜……不,不,呜呜……不是这样的,陆先生,呜呜呜……不是这样的……家鹄啊,你在哪里?家鹄啊,我好害怕啊,呜呜呜……”

“别哭!”老孙大声说,他今天终于可以不需要扮好人了。为了向陆从骏证明他对惠子没有同情心,他甚至在装恶人,说话总是恶声恶气的,“有你哭的时候,等拉你出去枪毙的时候你再好好哭吧,现在先闭上嘴,过来!在这里签个字,快签!”

“这是什么?”

“审讯记录。”

“你什么时候记的……”

“你管我什么时候记的。”

这个审讯完全是走过场的,目的就是要惠子在上面签个字,然后把她交给法庭去处理。不该死的人黑室可以把他搞死,这叫暗杀,黑室没少干。可惠子的黑路已经走到这地步:手上捏着三条人命,犯不着来这一套,还是叫法院去枪毙吧,让她光明正大地死,免得以后出现万一,瞎猫碰到死老鼠,让陈家鹄探到实情,找他们算旧账。

这时,陈家鹄还没吐血呢。两个小时后,陈家鹄口吐鲜血!

九天后,病入膏肓的陈家鹄像一匹死马一样,被一个底细不明、真假莫辨的老和尚带走了。